吕群星《设计思维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
8月19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吕群星以《设计思维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为题,为学员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
8月19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吕群星以《设计思维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为题,为学员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
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训项目《中国刻瓷技艺创新人才培训》已进行近一个月。本期刊发授课教师作品欣赏。
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璀璨的灯光下,一顶灵蛇与蝴蝶交织的琉璃花冠成为焦点。这件名为《蝴蝶灵蛇花冠》的作品,出自“95后”淄博姑娘刘媛之手。
6月20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融合·共创”广东非遗正青春主题交流活动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成功举办。来自文化、艺术、设计、教育、科技以及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社会代表、非遗传承
近年来,多地探索将非遗融入体育课。体育课不再只是增强体质的手段,更成为传承非遗的桥梁。非遗也不只是“进校园”,更是“在校园”。
6月21日晚,广东省中山市首届“非遗新活力,青春共传承”非遗少年才艺展示秀(简称“非遗少年展示秀”)决赛落下帷幕。
“琉光璃彩——淄博琉璃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已有近一个月的时间,“琉璃烧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淄博爱美琉璃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云浩谈及此事,仍然难掩激动之情
6月20日晚,在九寨沟演艺中心内,数字火塘火光摇曳,藏袍、羌服随舞步翻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穿透夜色。游客举着手机,争相定格这非遗与全息投影、人工智能互动交织的奇妙场景。
6月14日,云南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遗焕新购物月”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行。
5月20日,2025港澳山东周推介会的聚光灯下,一组流光溢彩的琉璃艺术品引得中外嘉宾驻足惊叹。
蜡染作为中国民间传统印染工艺,古称“蜡缬”,与扎染、镂空印花并称古代三大印花技艺。石关组的苗族同胞完整保留了这一古老技艺,以麻棉为载体,延续着蓝白交织的千年美学。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的御窑金砖厂,29岁的孙坚已在这里工作7年。他个子不高,衣着朴素,身上散发着文人的儒雅与秀气,难以想象这曾是一名干“苦力活”的砖雕工人。
近日,第十一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奋进共赴新时代青春无悔向未来——海淀区青年走·读环保科技园”活动顺利举行。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目前拥有103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年来,江北区多措并举,推动各类非遗技艺的传承,让百余项非遗技艺焕发新活力。
雕漆的制作在我国至少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雕漆作品以其造型古朴庄重,纹饰精美考究,并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在长期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精美的作品。
近日,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在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挂牌。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宣布,将联合多家国内顶尖院校、机构,基于现已出土的近2000万片古瓷片,合作共建古陶瓷基因库。通过对古瓷片进行成分分析和数据采集
这些年,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手工纸又受到人们的青睐。从一根竹子到一张纸,全手工生产,足足要6个月。
当日,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位于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是一座专题遗址博物馆,展厅面积约5500平方米,展出青铜器、玉器、骨器、陶器等文物1000余件,并利用沙盘模型
从2002年云南大理沙溪古镇被列入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以来,沙溪复兴工程已进行了20年。这项工程是从地方文化保护和传承入手的一次乡村振兴实践,可以视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探索。
记者5日在其工作室看到,11幅虎画均已装裱完成,画中的老虎造型各异,惟妙惟肖,充满质感。除了掐丝珐琅画老虎,任继红还以“生旦净末丑”为主题,创作了5幅色彩惊艳,立体感强的戏曲脸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