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补灰年画

来源:非遗工匠 发布时间:2018-02-22 10:03:04

1.jpg

高密补灰年画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高密扑灰年画简称“扑灰年画”是中国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

2.jpg

从现有的资料看,全国只有山东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主要产地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30多个村庄。

3.jpg

4.jpg

起源

扑灰年画起源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它的创始者,据传是高密北乡公婆庙村的王姓人家。最初,他们为了生计,便临摹一些文人画及庙宇壁画拿到市场上去卖,慢慢地,他们便以文人画及庙宇壁画为基础,对其进行了借鉴、创新,从而产生了最里的扑灰年画。

5.jpg

从清代乾隆到咸丰年间(1736--1860)是高密扑灰年画发展的成熟期。乾隆十五年,公婆庙王氏开收徒之先河,收本村张氏的四个儿子为徒学画。后因生活所迫,张氏四弟便仿学师傅,作墨屏花卉画于街市变卖,以补农田歉收的不足。

6.jpg

7.jpg

艺术特色

扑灰

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脸、手,敷彩,描金,勾线,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即成。扑灰年画技法独特,以色代墨,线条豪放流畅,写意味浓,格调明快。

8.jpg

特征

扑灰年画是中国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也是中国独有的年画画种,仅存于山东省高密一地。扑灰年画是在写意国画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后来经高密北乡公婆庙村王姓人家发展创新,在文人画和庙宇壁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扑灰起稿,继以手绘,半印半画的年画。

9.jpg

10.jpg

该技法技法独特,以色代墨,古朴典雅,线条豪放流畅,写意味浓,格调明快。多以仕女、胖娃、戏曲人物、神话故事、山水花卉为题材,内容大都表现喜庆,很适于民间节日张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姑嫂闲话”、“踢毽子” 、“万事如意”、“富贵平安”、“八仙庆寿”、“牛郎织女”、“福 寿双 全”、“双童献寿”、“团扇美人”、“四季花屏”、“家堂”等,都是扑灰年画的代表作品。

11.jpg

12.jpg

扑灰年画独特的技法,粗犷的风格,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成为研究收藏的珍品,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

13.jpg

14.jpg

传承意义

扑灰年画的制作特点使其无法脱离传统的手工扑拓、绘制技艺,由此造成制作周期长、工艺讲究、产量有限的特点,这样扑灰年画便无法与制版印刷的新年画技术竞争市场。

16.jpg

15.jpg

时至今日,扑灰年画技艺在高密地区的传承已是后继无人。作为一个独特的年画品种,反映了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保存了中国民间绘画的传统技能,有必要对之进行抢救和挖掘。

关键词: 高密补灰年画 年画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