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扮玩的“四张脸谱”之传承篇(二):杨广胜:锣鼓传承与姓氏无关

作者:冯冬宁 索冰冰 岳翔 黄鼎新 来源: 凤凰网山东综合 发布时间:2018-03-02 14:31:38

王明亮打量自家柜台上的“并蹄莲”时,村口的小广场上,锣鼓喧天。

66岁的广仁村村民——锣鼓队队长杨广胜那结满厚茧的手挥舞着裹着红绸子的鼓槌,“咚——咚——咚,咚咚咚”地敲击着起伏的鼓面。

1.jpg
广仁村村民正在排练大鼓

清脆锣声的映衬下,时而沉缓、时而激昂的鼓声,伴随着其特有的节拍与韵律在小村的上空飞扬。

三五条街的老人小孩儿渐渐地聚拢过来,围成了一个圈儿,元宵节的喜庆气氛在如雷的鼓声中,一点点被渲染。

这样的片段自上一世纪50年代以来,在每年的元宵节均会出现。

2.jpg
广仁村村民——锣鼓队队长杨广胜

而这面在当地首屈一指的大鼓,杨广胜一敲就是20余年。

之所以首屈一指,除鼓大、气场足外,与其特有的鼓点存在直接联系。

据当地的老人说,这一鼓点是唐僧取经时采用的鼓点。

3.jpg
谈到大鼓,杨广胜神采风扬

“原来是十二番,后经过西河知名老艺人王长梅(音)改造,成为十三番……”杨广胜说。

极具地方特色的鼓点让西河大鼓在当地颇具盛名,而代代相传也就此而来。

而与中国其他民俗传承不同,西河大鼓的传承似乎与姓氏无关。

“我们只看是否爱好……”多名村民向凤凰网山东证实。

正因如此,从已逝的王长梅,到已年过古稀的李恒新,再到郭胜安、王明君、杨广胜等等,一代代传承下来。

传承仍在持续。现年40多岁的大鼓爱好者王丰玉(音)和王德斌进入了杨广胜他们的视线……

而今年的元宵节,伴随着如雷的大鼓响彻西河,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西河大鼓在其鼓槌不断传递、传承中,迸发出新的光芒。

4.jpg
鼓槌铿锵有力

于是,在这个有着1760口人的村庄,一个相对完整的民间扮玩艺术团自发成立,如37人的锣鼓队、40余人的秧歌队、30余人的歌舞队等等。

而他们的身影将在西河大鼓声的抑扬顿挫中,点缀着这个五彩斑斓的元宵佳节。

5.jpg
广仁村的大鼓

期间,那个事关爱好的传承就此延续……

关键词: 传承 淄川 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