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精美的手工艺,现状令人唏嘘

来源:壹号收藏 发布时间:2018-04-16 10:34:30

1.jpg

手艺人常说:“我不做也许就再也没人做了,可能这就是一个承诺吧,给传统文化的承诺”。听之,总令人潸然泪下。

2.jpg

在盛行说“行行出状元”的古代,手艺人一行吃到底,固然不是吹出来的。十年学徒,十年副手,十年操刀,十年坚守,十年传承,手艺人的一生简单而顽固,登峰而造极。

团扇制作

3.jpg
湘妃竹苏绣双面八丝绣花扇

团扇,就是圆月形的扇子,又称宫扇、合欢扇等等。

4.jpg

5.jpg

扇子有长圆、梅花、六角等形状;扇面有丝绸、绢等;工艺有苏绣、缂丝、金银镶嵌等;扇柄有木、竹、骨等。一把团扇,太多学问。

6.jpg

5.jpg

7.jpg

8.jpg

手工旗袍

旗袍是目前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传统女性服装。制作一件旗袍,需要测量36个数据。更会用上各种传统的刺绣手法,绣金、绣银、滚边,一道工序花上一两天都很常见。仅是缝制一件普通的旗袍,也需要花上一周的时间。

9.jpg

机器踩出来的衣服硬梆梆的,体现不出女性柔美的气质,人手才能缝出圆润的感觉。为数不多的高级手工定制旗袍,还可以将绣花做到领子上,设计独到,其技艺也可称得上是巧夺天工,令人叹服。

因此,手工的温度,在旗袍制作上显得尤为珍贵。

10.jpg

11.jpg

12.jpg

杭绣

传统的杭秀被称为宫廷绣,最为鼎盛时期,掌握这门技艺的人也总共不过300人。杭绣这门手艺有一个规矩,传男不传女,从事这门手艺的都是男人,所以也称之为“男工绣”。

13.jpg

杭绣工艺很是繁琐,一幅作品要经过画稿,配线,描稿,盘金,盘银等数道工序。做工考究而繁琐,技法耗时又耗力,因此,很少有人愿意潜下心来学这门手艺。

14.jpg
杭绣工艺:画稿

15.jpg
杭绣工艺 :配色

16.jpg
杭绣工艺:上绷

17.jpg
杭绣工艺:描稿

18.jpg
杭绣工艺:劈丝

19.jpg
杭绣工艺 :彩绣

20.jpg
杭绣工艺:盘金

缂丝

21.jpg

“缂(kè)丝”是一种非常精美的丝织工艺,被称作“丝中圣品”,一度只是王宫贵族专享。最早的缂丝实物,可以追溯到汉魏时期,因为工艺繁复,主要用于装饰品。到清代时,多用于服饰,以龙袍为主。

22.jpg
缂丝的工具

23.jpg
绿色的孔雀毛丝线

24.jpg
缂丝先画好草图,这需要有设计和艺术史的根基

25.jpg
正在缂丝的作品

南通“本缂丝”的传承人要求家里的子女都参与到缂丝工艺的学习中来,因为这是“家里的事”。他也相信,在这些作品中沉淀的中国传统审美永不会过时。

26.jpg
缂丝扇面

27.jpg
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

28.jpg
缂丝金地牡丹群蝶图

花丝镶嵌

这门手艺被称为“燕京八绝”之一,是一门宫廷艺术,所用的材料全是金银珠宝等贵重金属,工艺极其复杂。从设计,到备料(手工拉丝),搓丝,编丝,掐丝,烧丝,填丝,镶嵌宝石往往要耗时数年。

29.jpg

明神宗皇帝朱翊钧的金丝翼善冠全部由金丝编制而成,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整个帽子没有发现一个接头处,其做工的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花丝镶嵌工艺的巅峰之作。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点翠

点翠最早见于汉魏时期,明清时期广为流行,于乾隆年间工艺达到顶峰,多见于宫廷权贵之家。到清末,许多富庶之家都会在女儿出嫁时为其置办一套点翠首饰作为嫁妆,以平添尊贵,因此,点翠饰品亦频繁见于私人收藏。

36.jpg

37.jpg

目前,点翠手艺已经基本失传。可见的点翠首饰基本都是老物件,多为京剧中旦角的头饰被用到,也是京剧中女主角的标配。不过点翠的材料取自翠鸟的羽毛制备过程有些残忍,现已逐渐被替代。

38.jpg

39.jpg

40.jpg

41.jpg

42.jpg

瓷胎竹编

竹编,是中国传统手艺中最为古老的一种。但瓷胎竹编的竹子,细如发丝,工艺非常复杂,也曾是皇族专享。

43.jpg

随着市场的变化,这门工艺曾一度衰落得厉害。瓷胎竹编的非遗继承人,一直耐住寂寞,坚持钻研,可惜十年都没有找到传承人。

44.jpg

45.jpg

46.jpg

47.jpg

手工核雕

浙江舟山核雕是汉族微型雕刻工艺之一。在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上雕刻,有辟邪之用,或作文人清玩。明朝人《核舟记》一文,生动活泼地描写了明代巧匠的核雕工艺。

48.jpg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陈祖章雕核舟

核桃雕刻时需将果核抵在一块木板上操作,最细的刀,直径还不到1毫米。一颗成品的微雕需要雕刻数万刀,一刀不对,就功亏一篑。

49.jpg

50.jpg

51.jpg

52.jpg

乌铜走银

“走”字是乌铜走银的精髓。白亮的银流动在乌黑的铜之上,似生命的流动。这个工艺最早出现在清代雍正年间的云南。民国时期,乌铜走银的墨盒特别受追捧,一个月的定量就有3000-5000件。

53.jpg

乌铜走银的工艺比一般铜银工艺复杂得多,除了独门的冶炼乌铜配方和走银技术,更需要全面掌握雕刻造型、书法绘画和微雕等技术。

55.jpg

54.jpg

56.jpg

57.jpg

建水陶器

建水陶与宜兴陶、钦州陶、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关于建水陶的精美,季羡林曾写过:“(锅)外表看上去像宜兴紫砂,上面雕刻着花卉书法,古香古色……简直可以成为案头清供,与商鼎周彝斗艳争辉。”

58.jpg

建水陶取材于建水的陶土,天然有红、白、黄、青、褐五色,经过比配烧制,成品也有多种颜色。最有趣的是在无釉半成品上进行书画、雕刻,然后填入各色泥土,反复填压,使泥土与原胚上充分粘合后再烧制,最后就形成了各种花纹。

59.jpg

60.jpg

61.jpg

62.jpg

63.jpg

64.jpg

65.jpg

研究和烧造建水陶器多年的教授希望能恢复云南地方的青花烧造技艺,同时对年轻人报以厚望:要亲手做陶,走向民间,在生活中体会到制陶的快乐。

桃花坞年画

66.jpg

桃花坞年画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它和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锦竹的木版年画,并称为“中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

67.jpg

2006年5月20日,桃花坞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8.jpg

69.jpg

70.jpg

传统制弓

在中国冷兵器史上,弓箭的制作是门极其复杂的手艺。北京曾有十七家手工作坊制作弓箭。但是到今天,只剩一家苦苦经营。

71.jpg

中国传统制弓极其考究,“干、角、筋、胶、丝、漆”六种,每一种制材的选备都很是讲究,牛角要60厘米的南方大水牛,竹胎要火塑,风干经过层层工序,胶的熬制更是纯人工配置,虽然繁琐但是粘合效果绝非化学胶可比。整套工序最快也要一年时间。

72.jpg

据现代传统弓匠所言,一个人一年最多也就同时做着那么三五张弓,不是做不多了,而是没法分心同时做好这么多张,所以古时弓匠都是一大家子的传承。

73.jpg

74.jpg

75.jpg

76.jpg

77.jpg

78.jpg

79.jpg

80.jpg

81.jpg
民间弓箭制作过程

料器

料器距今已经有600年历史,是专供内宫玩赏使用的琉璃器皿,当时被成为“宫料”“御琉璃”。当时的料器工坊皆隶属工部御厂,直到民国年间,这批手工艺人流落民间,普通人家才有机会接触到料器。

82.jpg

料器又称“火中雕塑”,整件作品塑形在高温中一气呵成,极大考验工匠的手法和熟练程度,而上色靠的是各种颜色的料相相互融合,尤其是晕色,颜色的过渡等工艺全靠艺人的眼上功夫。

83.jpg

84.jpg

榫卯

中国的传统建筑之中极少用到胶粘钉连,绝大多数部件的契合,用到的都是榫卯结构,这种传统的木匠手艺,用到房屋的建设上,不仅极其坚固,环保自然,而且伸缩很是美观。

85.jpg

86.jpg
楔钉榫

87.jpg
云型插肩榫(牙条、牙头分造)

88.jpg
圆方结合裹腿

89.jpg
圆香几攒边打槽

90.jpg
方形家具腿足与方托泥的结合

91.jpg
三根直材交叉

鲁班锁

“鲁班锁”也叫“瞎掰球”和“瞎掰方块”,是古人的智力玩具。一个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只有找到最核心的一根木条,整个立方体才能逐一拆解开。这需要木块内部的榫卯结构凹凸咬合,精准巧妙。

92.jpg

93.jpg

94.jpg

95.jpg

96.jpg

鲁班枕

瞎掰,又叫鲁班枕。据说是2600年前,由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发明,一块独木硬板只是通过锯、凿、刨这样的手法,完成后用手掰开,掰成功了就是一个能够折叠收放的小板凳;要是掰不成,就瞎了,还得重做。这种工艺曾经失传,后经过翻阅古书才得以再次流传。

97.jpg

98.jpg

99.jpg

100.jpg

101.jpg

102.jpg

103.jpg

古琴

中国古代讲究礼乐教化,古琴面板为圆,象征着天空,底板为平,象征大地,13个琴徽象征一年有12个月和每四年出现一次闰月。岳山代表高山,琴弦代表流水,龙池凤沼则代表江和海。古琴上的每一个部分,都蕴含着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104.jpg

制琴过程中,对每一刀的力度都有极高的要求,一把古琴制备出来要两年的时间。而且只有轻微淡远、中正平和的斫琴师,才能制出来音色纯正、九德俱全的好琴。真正的造出好琴,至少要十年的时间磨性子。

105.jpg

106.jpg

107.jpg

关键词: 手工艺 传承 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