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民间就有“暑天无君子”的说法。古代天热,谁愿意衣冠楚楚?穿得清凉,不唯现代人的“特权”,也是古代人的刚需啊。
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写过这样一封书札:
释文:今日热甚,足下将各勿勿,吾至乏,惙力不具,王羲之白。
《今日热甚帖》是王羲之写给朋友的信,内容简洁直白:天太热,咱们各忙各的,你就别来了,我也浑身没劲,就不接待你啦。
小伙伴们应该都能感同身受,夏日宅家,为了方便和凉快,大多穿得极少极垮,有人拜访的话,大家都得穿戴整齐,打扮一番,想想就不痛快,所以夏天就该少串门,彼此都方便。
在古人对夏衣织物的轻、透、薄的执着追求下,罗与纱的粉墨登场成了必然。
罗的原意是指捕鸟的网,用来指称这种透孔的织物倒是相当合适的。而纱,是我国古代丝绸中出现得最早的一种,它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一种方孔平纹织物。古人形容“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穿上有“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飘飘如仙人的姿态。
说到最薄的纱织衣物,大家应该会想到,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素纱襌衣。《说文解字》云:衣而无里,谓之单。单衣,顾名思义,是非常薄的衣服。
素纱襌衣薄到什么程度呢?这件衣服长128厘米,重48克;通袖长190厘米,重49克;两部分都没超过一两。如果去掉袖口和领口,只剩下25克,折叠起来,可以放进火柴盒里。可谓轻若烟雾、薄如蝉翼。这件衣服现存湖南省博物馆,是珍贵的国宝,中国丝绸的一座高峰!那么,它凭什么能成为丝绸史上的标杆?
素纱单衣复制品
丝织学上对织物的蚕丝纤度有一个专用计量单位,叫旦(全称:旦尼儿)。旦数越小,则丝纤度越细。经测定,素纱襌衣的蚕丝纤度只有10.2至11.3旦,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还有14旦,由此可见汉代缫纺蚕丝技术的高超程度。它重叠十层后仍可清晰看到报纸上的字。除去袖口等硬质边缘的素纱襌衣,经折叠后甚至能够放入火柴盒内。
素纱襌衣出土后,文物部门想要复制一件。当时大家都不敢接这个任务,后来找到了南京的云锦研究所。复制第一件的时候,衣服的颜色、款式,跟原件一模一样,但重量超过80克。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距?专家们发现,关键问题在蚕。现在的蚕比两千年前的要胖很多,吐出来的丝,也要粗很多,织出来的衣服也就重很多。可是,要让蚕减肥,哪里这么容易!最后,专家们前前后后花了13年的时间,才成功复制出了素纱襌衣。不过,复制品比马王堆的原件,还是重了0.5克。但是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北齐校书图》中古人夏季的衣饰
汉代丝织物延伸至唐朝也毫不逊色,曾经有个关于丝织衣物的传闻流传甚广。有位外国商人至广州拜访一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物看见了官员胸口的黑痣大为惊奇,问:“你胸前的痣怎么透过两层衣物还能看见?”官员邀他近看才发现原来官员足足穿了五层衣物。先不论此事是真是假,但有此传闻也必定是唐朝丝织物的技艺很好地传承发展了汉代的技艺。
《捣练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的作品
这幅长卷式的画卷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系唐代仕女画中取材较为别致的作品。张萱原作已不复存在,此为宋徽宗摹本,后有清代学者高士奇跋,此卷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小编之前有提到的石榴裙,在唐代常常指红纱裙,细者称为绡,石榴红裙是开元天宝年间流行的。所以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说“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传为中唐代画家周昉所绘《簪花仕女图》局部 辽宁博物馆藏
传世名作《簪花仕女图》则描绘了更为“大胆”的清凉服饰。画中的女子们高髻簪花,晕淡眉目,披纱轻薄,酥胸半露,肩臂皆笼在纱色中。画家对于女性身体之美毫不避讳,笔下的仕女在夏天所穿的透明薄纱罗衣,大唐的清凉风尚,可见一斑。
传为中唐代画家周昉所绘《簪花仕女图》局部 辽宁博物馆藏
它曾经被认为是中唐著名人物画家周昉的作品,现在学界参证了考古出土的文物与艺术品,认为其实际创作年代应在晚唐五代期间。晚唐《引路菩萨像》、五代王处直墓、冯晖墓壁画等艺术品都证明,这一衣式,恰恰是那一时代上层社会女性中最流行的避暑之服,轻纱蔽体、酥胸半露并不是稀奇事。
河北曲阳五代王处直墓壁画局部,呈现的服装样式、时尚风格,包括头顶簪花,都与《簪花仕女图》一致。
当然以上提及的这些避暑衣物大多是贵族才能享有的,普通老百姓只能穿着些微粗糙的夏布葛衣之类的衣物避暑了。所以还是要感谢时代的发展,如今普通大众也享有了一样的清凉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