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陶泥、木棒、棉花,这些看似平常的物件在徐金玉的手里都变成了制作泥塑艺术品的工具。记者在张店区马南路附近找到徐金玉泥塑工作室时,不禁为众多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泥塑作品啧啧赞叹。徐金玉作为第三代泥塑传人,创作手法更趋纯熟,创作的人物形象更加宽泛。
一家三代 百年传承淄博泥塑
59岁的徐金玉自七八岁时就跟着父亲徐承占学习泥塑,50年来,泥塑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徐金玉向记者介绍,淄博自古以来就是山东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是齐文化发祥地,著名陶琉之都,这为泥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姜子牙、齐桓公等诸多的历史名人和历史传说也给淄博泥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淄博泥塑广泛分布于淄博及其周边地区。
泥塑艺术作为中国民间古老的手工艺术,主要是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记者在徐金玉的演示下看到,淄博泥塑的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阴干再浇上底粉,施彩绘而成。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徐金玉在创作中,表情专注又满是喜悦,那份心情仿佛是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慢慢成长一般。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淄博泥塑起源于清光绪年间,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历经四代传承。第一代传人徐俊远拜师学习泥塑制作技艺,通过潜心钻研,捏塑出各种传说人物和生肖动物,敷以鲜丽的色彩,惟妙惟肖、色彩明快的泥人颇受大家喜爱,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第二代传人徐承占继承父业,十几岁就挑着自己捏的泥娃娃赶集市,赚点钱补贴家用。其间历经战乱,泥玩生意也断断续续,但这并不能磨灭他对泥塑的热爱。第三代传人徐金玉,从小看着父亲捏泥人,对泥塑艺术有着极大的热情。但随着“文革”的到来,许多泥塑题材受到了限制,不能带来收益的泥塑技艺难以为继。2014年,徐金玉退休后重拾泥塑技艺,开办泥塑工作室,创作了多件代表性作品。
心思为媒 拙朴为美
淄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几千年来出现了姜子牙、齐桓公、管仲、房玄龄、蒲松龄等著名的历史人物,亦流传着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等历史传说,他们的故事和传说给民间泥塑艺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徐金玉坦言,从小她就对这些历史人物耳熟能详,在父亲的教导下,自己经常琢磨着如何用泥土塑造出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因为喜欢,我对泥塑创作一直都很执着。有时候一件作品要费时十几天,快了也要四五天,其中构思需要不断调整,但也有很多乐趣。我的这些作品有个特点,就是造型质朴、直观、细腻,表现立体,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独一无二。”徐金玉说,每件泥塑作品都由泥塑艺人手工制作,承载了制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展现出一方民众的生活缩影,皆为孤品,不存在仿造、复制,极具收藏价值。而植根于生活的创作,也让市民们更为喜欢。淄博泥塑以最简单原始的泥土捏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弥勒佛》《王二小赶脚》《姜太公钓鱼》《艰苦岁月》《碾米》等泥塑作品真实反映了民俗生活,并表现出鲜明的淄博地域特色。
近年来,徐金玉入校园进社区,参加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大力宣传淄博泥塑,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淄博泥塑的魅力。2016年,淄博泥塑被列入张店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5月,徐金玉的泥塑作品《济公》在山东省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神龙杯金奖。2017年8月,徐金玉被张店区公布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多方努力 力保淄博泥塑传承下去
与机械化生产相比,淄博泥塑作品均是泥塑艺人手工制作,每一件作品都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制作成本高、运输困难,这些因素导致其缺少市场竞争力,无法取得较大收益。徐金玉告诉记者,因为泥塑制作收益微薄,而且每天跟泥土打交道,枯燥单调,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一行业,淄博泥塑传承难以为继,也面临着断代危机。
幸运的是,从2015年至今,张店区文化馆对淄博泥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摸底和调查,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和珍贵实物,将其收入张店区文化馆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室和展厅,全天候向公众开放。
及时确定代表性传承人,为该项目的发展储备人才。张店区充分运用传承场所建立起集培训、交流、展示于一体的传承保护机制,从而保证了淄博泥塑的活态传承。张店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张店区目前已经用影像、文字等方式对淄博泥塑的历史渊源和制作技艺进行了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建立了完整档案并妥善保存;同时培养淄博泥塑传承人,多储备人才,出版淄博泥塑有关的书籍画册,为淄博泥塑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今后还将定期举行泥塑作品展览,加大对淄博泥塑的宣传,让非遗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让淄博泥塑走进高校,使淄博泥塑在与现代艺术的交融碰撞中创新发展,加强年轻一代对非遗文化的关注,让大学生们增进对非遗文化的了解,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继承和发扬淄博泥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