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火针刺绣” 烙铁代笔妙生花

来源:淄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11-20 09:05:22

1.png

长长的案台上,一幅栩栩如生的牡丹图在宣纸上跃然而出。你可能想不到,这是一幅用烙铁烙出来的画。在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画室里,烙画大师袁俊平手持烙铁,正在用心作画。在他手中,烙铁就是可生花的妙笔,在他手中,调至百度高温的铁笔触纸染色,或明或暗,烫而不破,热而不透,深浅两色即成画。这是传承了两千年的古老技艺烫画,也让年过半百的袁俊平痴迷研究了30余年。在他笔下,生花的不仅是烙铁画笔,而且还有传承下来的技艺。

深浅两色即成画 烙铁代笔妙生花

2.jpg

在张店区南定镇后南定村,一处种满花木的院落深处,便是袁俊平的家。黄土幽径,两侧栽种着花木,散养的几只小鸡小鹅旁若无人地走来走去,颇有些世外桃源的意境。袁俊平的小院里,内墙吊着葫芦,创作室摆着功夫茶台,在靠墙的案台上铺着一幅尚未完成的牡丹图。袁俊平说,在这样闲淡的环境下创作,自然平心静气,每天6小时的烫画时间不是修行,更是享受。

说起烫画,不少人肯定要先打个疑问,怎么烫?拿什么烫?记者也是一知半解,袁俊平索性上手演示了一番。袁俊平告诉记者,他在烫画前会先拿铅笔勾勒出画作的整体轮廓,构思好哪些部分着色或深或浅,哪些需渲染或细描。“我正在创作的这幅画叫富贵牡丹图,已经花了十几天了,现在正在收尾阶段,再润润色,看看整体哪里不合适,找找效果就大功告成。”说话的功夫,电烙铁热度上升到了400度,铁笔摩擦湿布的时候,冷热交替嚓嚓作响。

袁俊平右手持烙铁,左手轻轻托起右手,开始给画上色。伴随着轻轻的哒哒声,袁俊平的铁笔所过之处,留下褐色烫痕,色如焦糖。再看那朵牡丹,花瓣片片舒展,花蕊丝丝娇嫩,仅是一深一浅两种颜色便让纸上的牡丹花栩栩如生。“我创作的烫画以深浅两种褐色为主,这也是烫画的灵魂。”袁俊平手持铁笔轻轻晃动,又一片深褐色的老叶成了型,虽然不似绿叶般耀眼,叶片却脉络分明,别有一番风味。

“电烙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比如200度、400度,不同的温度下出现的颜色不一样,温度越高颜色越深。花瓣娇嫩,颜色要浅,叶子深一些,显得厚重,深浅对比更凸显生机勃勃。”袁俊平告诉记者,他研究烫画30多年,前期为了找感觉,几年的练习时间里浪费了不少作品,现在才敢说熟络了,找到了门道。只要心里有数,手上便能把握住落笔的轻重、缓急,因为但凡有一处力道不均,就会破坏画的整体性,严重时会直接把纸烫坏,毁掉整幅作品。

独爱“山中君子” 一虎绘出三态

3.jpg

袁俊平创作室的隔壁是一间上锁的小屋,这是他的展览室,墙上挂着几幅作品,多以花鸟为主。但袁俊平迫不及待向记者介绍的,则是三幅老虎图。“老虎是山中君子,它整体的造型与烫画风格十分贴合,可以说是我的作品中最出彩的。”袁俊平喜好画老虎,一连三幅都是不同形态,却都栩栩如生。

画一幅老虎,需要耗费袁俊平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可他却乐在其中。记者在展览室迎面的墙上看到了一只慵懒的老虎,不似丛林之王的霸气。袁俊平解释说,此画名为竹林佛音,原是老虎在佛法的光阴下,显得没了凶气,连目光都变得向善。“画花鸟,笔触要细腻平和,画老虎这样的大型动物,则要有灵有神,让人从动作和眼神中就能看到整幅画的意境。”袁俊平告诉记者,另外两幅老虎图则都是丛林之王的风范,记者观察发现,虎须、斑点、花纹,细节分明,确能从细微中发现每只老虎大不同。一只老虎的下颚皮毛湿漉漉,像是刚刚进行了捕猎就餐,另一只老虎则像是从满天雪花中走来,双眼警醒犀利,目露杀气。“画虎的时候就要用到不同的电烙铁,虎须、皮毛等部分用细笔勾勒,身体、斑纹等部分用粗笔渲染,每一只老虎都是独一无二的。”

采访间隙,袁俊平告诉记者,他还自创了一种名为“炸画”的创作方式,炸自然就是人们脑海中第一时间想起的炸药。“把火药放在宣纸上,按照构思好的轮廓铺上引线,盖上一层薄木板,隔绝空气,然后点燃。”袁俊平称,经过爆炸炸出的痕迹非常自然,再根据生成的痕迹二次构图即可,他向记者介绍了一幅炸画作品,图中的炸痕成了连绵的山脉,再添几笔色彩便成了一幅别具风格的山水图。

“火针刺绣” 千年传承古韵犹存

烫画也名烙画,古称火针刺绣、火笔画,是中国一种极其珍贵的古老画种,绘制时以烙铁代笔,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在竹、木、纸、绢等材料上作画。据史料记载,烫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清代时,烫画达到顶峰,并真正走入民间流传开来,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其实,人们应该在无形中见过多次烫画,只是没有意识到。一些梳子、筷子上常有刻着竹子梅花等图案,那都是烫画的工艺结合到现代生活的元素。”袁俊平告诉记者,烫画早期时多叫烙画,是在木板、树皮等材质上烙绘,画面上自然产生凹凸不平的肌理变化,有一定的浮雕效果。人们用的工具都是烧红的木棍、铁条,温度不好控制,直到后来才有了专用的电烙铁。袁俊平在创作过程中发现,这样创作出来的画不易保存,容易变黄变暗,时间久了画会失去光泽。

袁俊平指着工作室墙上一幅泛黄的木板烫画说:“这是我的第一幅作品,老鹰现在已经有些暗沉了,不知道再过几年会变成什么样子。”因着国画的基础,袁俊平开始尝试宣纸,不发黄、易着色,效果自然让他喜不胜收。“烫画能表达的感觉有很多,比如国画、油画、素描的效果,浓淡、轻重、虚实、缓急皆能呈现。画作既看得出水墨韵味,保持住汉族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有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呈现出立体感。”

袁俊平称,创作一幅烫画,短需十余天,长则月余,不仅需要画工,更需创作热情。两千年的古老技艺已经随着历史长河积淀了下来,后人若想传承必得要沉得住性子,耐得住寂寞。“因为我自己喜欢,学习创作中发生的任何事情,对我来说都是愉快的。”正如今年57岁的袁俊平一般,连续三十余年,每天数小时无声烫画,随着作品的诞生,磨练的更多是心性罢了。

关键词: 火针刺绣 烙铁 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