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北京3月9日电 “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被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也引起了委员们的热议。
非遗保护必须求真务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3月7日表示,文化保护要符合文化的规律、艺术的规律、技术的规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国全面开展的近20年间取得了巨大成就,“十四五”时期的工作开展也进入了全面系统的科学保护阶段。但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在个别地方和一些单位存在工作开展不均衡、内涵发掘不充分、前几批认定公布的传承人普遍年龄老化等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必须求真务实、仔细扎实,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按照文化事项本身的规律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去施策。”吴文科表示,“保护鱼要从保护鱼池和生态入手,淡水鱼和海水鱼的保护也不一样。”
吴文科建议,在确保人力财力物力及政策保障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借助学术智力资源,通过专家学者的跟踪参与,分类实施阶段性保护成效的科学评估与活态传承各项措施的落实核查,包括制度性的定期综合监督与指导。具体内容包括:首先,聚焦“活态”传承,着眼传人培养,对其进行认定、扶持、传承、教学;其次,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充分利用专家学者的智力资源,组织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存续状况的调查与评估,重点考察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状况及传人资质水平,既树典型也促后进,为非遗保护的更加科学系统和深入扎实确立标杆、推出示范;第三,组织开展各地在非遗项目保护实施过程中有关人财物等配套保障措施规划落实及承诺兑现的情况抽查,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促动各地非遗保护相关工作的落实落细。
提升文物博物馆单位安全应急管理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3月7日建议,提升文物博物馆单位安全应急管理能力。
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火灾事故、各类自然地质灾害等突发性安全事件严重危害文物安全。马萧林表示:“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加强应急管理、增强应急能力是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要求,也是文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为此他建议,切实将文物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强化应对文物安全突发事件防范的风险意识。从国家层面出台文物博物馆单位规范性指导文件,进一步规范文物博物馆单位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工作,建立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指导文物博物馆单位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和大力开展应急演练。
统筹推进非遗产业化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朱鼎健3月7日建议,在详细勾勒全国非遗图谱的基础上,结合文创消费市场动向,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因地制宜、统筹推进非遗产业化发展。
朱鼎健表示,2005年我国启动了第一次非遗全面普查,获得了大量文字、图片、录音、录像资料,各项整理、保护、研究工作还在继续进行。目前,各级政府已基本建立本区域内非遗项目的数据库,出版了大量非遗研究、科普类著作。但是这些资料的受众面并不广泛,建议进一步梳理补充完善非遗普查成果,借鉴“非遗图谱学”等先进研究理论,编制科普类国家级非遗项目图谱,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出版一批精品传统和电子读物,并收录进学校和各地方公共图书馆。
朱鼎健建议成立鼓励非遗产业化的政府引导性扶持发展基金,专注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市场活化。同时,还建议在全国相关省市开展首批试点,在学校开设必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开设非遗体验课程。
来源: 微品牌故事